電子巡更系統是管理者考察巡更者是否在固定時間按巡更路線到達地點的一種手段。巡更系統幫助管理者了解巡更人員的表現,而且管理人員可通過軟件隨時更改巡邏路線,以配合不同場合的需要。
電子巡更產品的意義更多的是一種監管的作用,監管巡邏人員是否在按要求巡視,嚴格來說是脫離于安防產品之外的產品。在近幾年中,電子巡更設備更是推出了一些生物識別,遠距離監控等技術的應用。
保安巡查系統組成及原理
該巡更系統主要由信息鈕、巡查棒、通訊座、系統管理軟件四部份組成。
其工作原理是在每個巡查點設一信息鈕(它是一種無源的只有鈕扣大小不銹鋼外殼封裝的存貯設備),信息鈕中貯存了巡查點的地理信息;巡查員手持不銹鋼巡查棒,到達巡查點時只須用巡查棒輕輕一碰嵌在墻上(樹上或其它支撐物上)的信息鈕扣,即把到達該巡查點的時間、地理位置等資料自動記錄在巡查棒上。巡查員完成巡查后,把巡查棒插入通訊座,將巡查員的所有巡查記錄傳送到計算機,系統管理軟件立即顯示出該巡查員巡查的路線、到達每個巡查點的時間和名稱及漏查的巡查點,并按照要求生成巡檢報告。
電子巡更系統系統設計原則:
1.可靠性:系統可保證長期安全地運行。系統中的軟硬件及信息資源應滿足可靠性設計要求;
2.安全性:系統具有必要的安全保護和保密措施,有很強的應對計算機犯法和病毒的防范能力,支持多用戶分級管理的要求;
3.容錯性:系統具有較高的容錯能力,有較強的抗干擾性。對各類用戶的誤操作應有提示或自動消除的能力;
4.適應性:系統對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統計核算方法、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5.可擴充性:系統的軟硬件具有擴充升級的余地,不可因軟硬件擴充、升級或改型而使原有系統失去作用;
6.實用性:注重采用成熟而實用的技術,使系統滿足用戶業務需求;
7.先進性:在實用的前提下,采用儀器微處理芯片,跟蹤國內外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信息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使系統具有較高的性能指標;
8.易操作性:貫徹面向終用戶的原則,建立友好的用戶界面,使用戶操作簡單直觀,易于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