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的概念
安全防范系統(SPS) 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 以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為目的,運用安全防范產品和其它相關產品所構成的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爆安全檢查系統等;或由這些系統為子系統組合或集成的電子系統或網絡。
安全防范系統在國內標準中定義為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 ,而國外則更多稱其為損失預防與犯法預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損失預防是安防產業的任務,犯法預防是部門的職責。
電子巡更組成部分
1、采集部分設備
網絡版電子巡更系統中,前端設備是安裝在現場的信息點,一般是安裝在保安人員必需巡更經過的地方,并每個保安人員配備一根巡更棒,當保安人員巡邏到相應的位置,用手持的巡更棒讀取該地方的信息點資料。
2、傳輸系統
傳輸系統的任務是把現場保安人員用巡更棒采集到的信息,通過本地管理中心的通訊座讀出信息,并利用網絡版客戶端軟件將讀取的信息及時上傳到,總公司管理中心服務器,以達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3、控制系統
控制部分是整個系統的“心臟”和“大腦”,是實現整個系統功能的指揮中心,主要利用總公司控制中心的服務端管理軟件,對各分工作組上傳上來的保安人員巡邏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處理,從而生成各種報表。以供管理人員考核。
現在,典型的電子巡更系統就功能包括三大部分:即利用各類識讀技術完成巡更點的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實現上傳、管理中心對巡更點、巡更人、巡更線路、采集的信息進行管理和處理。
多年來,巡更系統技術的與變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信息采集技術的進步:從接觸式采集到非接觸式近距離采集,再到中遠距離的信息采集;
信息上傳技術的發展:從高成本、繁復的有線方式到離線方式,再到現在的無線方式;
中心信息處理:從早期較簡單的統計、查詢功能,到現在具有比較強大的系統設置、統計和管理功能,比如設置多個巡檢路線(崗位)、巡檢計劃;自動識別漏巡、遲到、早到;自動生成統計分析報表,提供正常巡檢率、漏點率、遲到、早到率等數據;提供多級用戶權限、用戶操作日志管理;支持C/S和B/S網絡結構,采用SQL數據庫,甚至具有電子地圖及感性的圖形圖表顯示功能;系統不但操作簡單,且用戶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巡更/巡檢情況。